欢迎来到德行院校库!

德行干部培训

武汉大学干部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0571-89086031
当前位置:主页 > 武汉大学 > 新闻中心 > 培训动态 >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培训动态
服务热线:
0571-89086031

培训动态 THE SCHOOL PROFILE

武汉“三乡工程”激活城市新动能 撬动乡村振兴

《 农民日报 》2017年12月16日头版头条,以《撬动乡村振兴的宏大实践 ——湖北省武汉市推进“三乡工程”建设纪实》为题,从乡村振兴规律的自觉认知、激活动能的生动实践、“三乡”潮起的澎湃景象、推进城乡融合的多赢样本等不同方面,权威解读武汉“三乡工程”。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我萌友。

两江三镇的武汉,坐落在国之中心,犹如围棋棋盘上的“天元”。当前,40多项国家战略与改革试点汇集于此,武汉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地位日趋凸显。

复兴大武汉、“三乡工程”、长江新城、长江主轴、校友经济、狮子型干部、向“新衙门作风”宣战、全国率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中国几座城市能像武汉这样,一年连放41个大招,而且招招立竿见影!

  这是对乡村振兴规律的自觉认知

乡村振兴需要突围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增收困难三大瓶颈,“三乡工程”应时而生,实现从挑战到机遇的顺利切换。问题导向是决策的前提。作为全国特大城市和正在建设的中心城市,武汉对农村能人和年轻人有着巨大的“虹吸效应”,“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武汉感受比谁都深。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破题?陈一新在一次调研中找到了灵感,灵感源自于童周岭村一个名叫小朱湾的自然村。

小朱湾,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美丽的梁子湖畔,占地785亩,村民32户157人。入村湾,拾级而下,房屋古朴,错落掩映,绿树花丛荷塘间,形态各异。综观整体布局,飞檐斗拱翘角,灰砖青瓦泥墙,尽得荆楚风韵、田园之味。

3月25日,在武汉市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推进会上,陈一新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大胆探索“市民下乡”的路子。4月7日,武汉市在小朱湾召开了“市民下乡”工程现场动员会,标志着武汉市“市民下乡”工程正式启动。

“市民下乡”工程从提出到正式实施,推进速度之快,主要基于武汉市农委的调查,即农村空闲房摸底调查和“市民下乡”意愿调查。调查发现,武汉市1902个行政村、16948个村民小组,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98.22万人,长期空闲农房约11.6万套,占农房总数(73万套)的15.8%。其中,80%的农村空闲农房有出租(合作)意愿。

小朱湾的老渔民农庄就是一个范例。房东叫段传斌,是小朱湾的渔业养殖大户,原计划建房后自己经营农家乐,但因精力有限,最后便将农庄整体租给张能安等5位城市退休老人,每年租金7万元。

张能安说,他们先后投资10多万元,对4间住房进行升级改造,用于民宿餐饮旅居,目前是小朱湾就餐环境和住宿环境最好的农家乐。

武汉市江夏区区委书记王清华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江夏区按照武汉市委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市民下乡’工程,无疑是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一个鲜活案例。”

之后,在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调研时,陈一新又提出,要发动一批政治素质好、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情怀的工商企业家和新知识阶层、在外成功人士投身投资农业农村建设,重点引导本地能人回乡创业,带动“三农”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些新提法新载体新举措被归纳为“三乡工程”,其内涵是:要鼓励市民下乡休闲养老,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发动工商企业投资兴业,用好农村资源,撬动乡村振兴。“‘三乡工程’的最大特色,就是不完全依靠政府扶持,而是充分依靠社会力量,用市场机制去激活城乡要素有序流动,真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陈一新说。

  这是一场激活动能的生动实践

漫步小朱湾,一步一景致,皆成画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观摩挥笔:“这里代表全球村庄好模式”;中央农办原主任陈锡文曾亲临调研,击节赞赏。

小朱湾的变化,陈一新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觉得可以进一步引导扶持。今年4月,武汉出台支持“三乡工程”的“黄金20条”“钻石10条”,利用空闲农房发展农业共享经济等指导意见,规范农房租赁,并扶持社会力量发展乡村旅游。

“闲置农房虽多,但并非都适合出租。”武汉市农委新农村建设处处长张群说,武汉市公布的“市民下乡”推荐村庄,多数已纳入美丽村湾建设,基本完成了供水下水、厕所改造、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设施建设。

武汉市明确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原则,鼓励能人、企业家、知识分子、城镇居民四类人下乡。但农村闲置农房用于租赁,需通过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等平台,完成合规性前置审查、挂牌申请、信息发布、成交签约等流程。

为农村创新创业探索了新模式。实施“三乡工程”,推动了城市资金和人才流向农村,通过土地流转、下乡创业和闲置资源利用等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创新创业空间,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子。蔡甸区能人回乡典型左少平,是奓山街星光集团党委书记,个人筹资近亿元,建设星光社区、星光农业科技园等,引进企业32家,并带动周边4个村联动发展,村集体由负债780万元到现在的年收入过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8万元。

为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开拓了新空间。不少市民下乡租用民房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乐趣,提高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为美丽乡村建设展现了新风貌。实施“三乡工程”,倒逼各地加大对环境改造的投入力度,村庄环境悄然变美。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顺,在黄陂区3个自然村投资5000余万元,利用当地农村1.1万平方米空闲农房,发展住宿、餐饮、农家乐30余家,开发了木兰草原风景区,有效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

为提升村民文化素养打开了新境界。城市的退休干部、艺术家、作家、教授及其他市民,到农村创新创业,带给农民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更重要的是通过潜移默化,带动农民观念的转变和文明素质的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系统集成、全面实施。”武汉市农委主任谭本忠说,要做农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产业融合发展的领跑者、四化同步发展的先行者。

黄鹤白云,芳草萋萋;“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武汉“三乡工程”宏图正展,更明确的目标等待着他们奋斗,更辉煌的硕果等待着他们书写。曾为全国提供了诸多农村改革经验的武汉,不再满足于湖北领先,而是定位于“全国领跑”。放眼未来,“三乡工程”在中国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必将行稳致远,精彩可期!

德行全国干部培训中心本着“德致丰、行必成”的理念,竭诚为各地党政干部培训服务,力求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入脑、入心、入行!

获取详细方案指导请致电:

0571-89086031/0571-89086091

咨询热线
15394217801

pi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