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学习借鉴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高能力素质,推进好龙翔街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9月22日--26日,我有幸参加五华区2019年基层党务干部赴上海市异地培训。在短短的5天时间,围绕加强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后到上海市虹口区、静安区、黄浦区、浦东新区所属街道的党建服务中心、市民驿站等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启发良多,受益匪浅。
理念新,引领城市党建的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基层治理难度加大的新形势下,上海探索出了一条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径。
一是顺应城市发展,注重顶层设计。针对城市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基层治理架构不完善、基层治理机制不健全、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未雨绸缪,抢占先机,提早谋划,找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定位。比如,上海市委研究出台了“1+6”配套文件,对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联动实施了系统性、综合性的改革,走出了一条符合城市治理特点和规律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二是顺应业态变化,注重创新驱动。适应城市社会形态变化,在组织设置、载体设计等方面创新创造,灵活多样开展党建工作。把分散在城市中的基层党组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实现了从“一片红”到“全面红”的拼图效应。通过落实各片区党建(群团)专职社工、聘请楼宇党员物业经理(负责人)担任党建指导员、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增强楼宇党建。三是顺应需求,注重实效。坚持效率、效果并重,不摆架子、不走形式,以基层需求为导向,以务实管用为根本,谋划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机制活,城市党建的根基实
在考察过程中,通过交流得知,上海把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重要引擎,使城市基层党建展现出旺盛活力。
一是健全三级联动体系。明确了区委“一线指挥部”作用、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组织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动员更加有力、推动工作更为顺畅、服务群众更为有效的工作局面。
二是做强街道党组织。上海市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的鲜明导向,以强化街道党工委职能作用为突破口,把管理服务力量下沉到基层,把街道社区做强做实,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比如,五里桥街道就是是上海基层党建的老典型,也是上海党建工作的一张名片,党建服务中心综合学习、培训, 交流、服务等多种功能,全力打造联系服务群众、 展示党建工作特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平台,街道从过去的“向上对口”转变为“向下对应”,在街道统一设立党政、社区党建等办公室,统一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由街道党工委负责管理,配备专职党群工作者,按照开放、集约、共享的原则,面向区域内所有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开展服务,实现了管理和服务的重心下移。
三是强化基层基础保障。上海市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比如,市民驿站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服务机构,针对“一老一小”、看病、取药、助幼、就餐、社区养老等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需求,推进市民驿站建设,形成15分钟城市基层党建活力圈、社区生活服务圈和网格化城市管理圈。
方法多,增添城市党建的活力
上海市各街道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搭建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共治平台。5天的考察,所走到的每个街道、社区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党味儿”和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发挥的引领作用。比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针对如何提升“两新”组织党组织吸引力,提高年轻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下足力气、做足功课。中心按照市党建服务中心要求,探索将党建服务中心触角向下延伸、向外拓展,在“两新”党员较多的楼宇、商圈、园区等建立党建服务站,精准地将服务送到年轻党员身边,把党建服务站打造成党员身边的“加油站”,使中心既有“安心”的空间,又有“贴心”的服务。
一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突出服务专业化。采取政府出资、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把居民和驻区单位广泛需求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给社区干部松了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监督社会组织服务质量和走家入户收集社情民意上。
二是通过发展公益服务,突出服务个性化。比如,五里桥街道在园区内设立的八号桥“益空间”党建服务站,通过走访园区内企业,梳理出一份白领“需求清单”,包括白领的自我提升、自主创业、参与表达、交友交流等需求,为白领党员提供固定的组织生活场地。在设计布置上,八号桥“益空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积不大但温馨靓丽,还设置了多个活动功能区,广受“两新”党员们的欢迎,把服务做到了党员和群众的心坎上。
三是通过对标需求,突出服务精准化。坚持 “服务+融入+合作+管理”模式,驻区单位需要什么服务,街道社区党组织就提供什么服务。
融合深,拓展城市党建的内涵
打破传统模式,整合辖区党建资源,形成了城市大党建工作格局。
一是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融起来。推进党建、工作、感情融合,建立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打破互无隶属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藩篱。
二是党组织与各类组织融起来。把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把党建工作渗透、融入到街道社区工作的全过程。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通过街道负责运行、委托社会组织运作、条线部门垂直管理、志愿者参与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整合了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了公共设施的资源配置效益,提升了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效能。又如,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党建服务中心,与高顿教育、虎扑文化、上汽安悦等6个党建服务站一起形成了园区内党员群众共享、共管、共用的“1+6”党建服务阵地。
三是城市党建与互联网融起来。借助互联网数据大平台建立多样化的“互通”体系,以微信群、QQ群、社区“互联网+便民服务中心”公众号为载体,建立信息宣传互通互动平台,比如,黄浦区发挥区、片区、街道等不同层面的主体作用,通过创新常态化、艺术化、现场化、个性化、云端化的教育手段和活动形式,推动广大党员懂理论、知党史、明党规、提修养;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和需求,推出精品定制、跨界融合、户外体验、互动乐享等四大系列教育项目,分层分类深入开展党性教育;通过开通网上党性教育平台、建立党性教育积分制度等,形成透明化管理,实现服务“线下线上”同步,网络“面对面”的智能化服务。
队伍优,提升城市党建的品质
上海通过政策倾斜、优化结构、提升待遇、拓展发展空间等方式,打造了一支过硬的街道、社区干部队伍。
一是引入了大批人才充实到基层治理中。上海市委把社区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社区“两委”换届,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线,通过从社会选聘优秀党务工作者到党建服务中心工作,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道工作,从社区工作者中选拔一批优秀党员担任书记,使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得到了全面加强。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营造全员抓党建的工作氛围,个个都是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是突出激励保障。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和街道社区领导、工作人员交流得知,上海市把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对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社区书记,经过规定程序纳入事业编制,在岗退休的享受事业编制退休待遇,中途离开书记岗位的,人走编留。对暂不符合事业编制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享受事业人员工资待遇。加大从社区书记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公开选拔优秀社区书记担任街道领导干部。同时,在社区工作者中建立“三岗十八级”的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晋升体系,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至1.4倍确定平均收入,年均普遍在7-9万元左右。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