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山东 > 培训心得 >

探索海洋科技,支撑服务“一带一路”经济发展

  为加强“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的组织实施,加强示范省市经验交流,7月26日,“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培训在青岛举办。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德行干部培训中心为本次培训做了充分的准备,培训班课程包含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一带一路”背景下沿海城市发展新战略》、企业家培育—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新动能、新旧动能与产业集群、一带一路与青岛经济、新旧动能与人才引进等内容,既有理论的专业和高度,又有很强的实操性。对我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具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在实地参观教学考察中我们来到青岛港, “一带一路”绘就发展新蓝图,青岛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去”在全球广泛缔结友好港。构筑起了联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庞大海上贸易航线网络,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便利与支持。对标我们临港经济区港口建设工作的发展,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海洋经济主导产业蓬勃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临港经济区在坚持港口和工业一体化定位的基础上,按照集约合理利用土地、有利于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的原则因地制宜,在20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用地中,统筹规划了约35平方公里的海洋工程集聚发展区域,预留了足够的海工产业发展公共岸线,将最适宜的优质岸线资源提供给海工领军企业。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一批优质海工项目落户临港。

  海水淡化产业正在发挥集聚效应。临港经济区依托自身临海优势和大型试验取排海水的便利条件,吸引以国家海洋局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众和海水淡化、中盐临港基地等为代表的众多海淡项目纷纷落户临港,已与时代沃顿签署合作意向书,与博威动力达成合作意向,规划建设科研开发、检测评价、孵化转化、勘察设计、交流培训、信息集成等综合配套区域,为发展海水淡化下游产业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海水淡化基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试实验区厂房部分桩基施工已正式开工。临港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临港自主海水淡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工程化水平,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打造海水淡化产业高地,加速临港经济区海水淡化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从而带动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生物制药业崭露头角。临港经济区不断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的投入,努力建立完善的海洋药物创新体系。其中引进了中德医药健康产业园、武汉光谷和赛德诊断治疗药物与医疗设备产业园项目。依托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临港核心区建设,积极引进欧洲高标准的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品和海洋保健品,支撑新兴生物能源产业发展。

  海洋服务产业带动效应显著。目前,临港经济区以思多而特、孚宝、金正阳、普洛斯为代表的物流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北大荒集团、临港港务集团、滨海港务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贸易类企业蓬勃发展,其中以北大荒龙江、北大荒国贸为代表的大宗粮食、化肥产品销售额不断上升,以临港港务集团为代表的码头运营企业吞吐量逐年提高。

  坚持绿色共享促进海洋经济全面发展

  下一步,临港经济区将贯彻落实相关战略部署,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在天津临港经济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战略目标,以创建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为战略契机,全力促进海洋经济在临港经济区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