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浙江-杭州 > 培训心得 >

赴杭州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培训心得体会

       赴浙江学习培训的时光短暂而难忘,七天的学习课程以理论学习、现场参观教学和交流研讨等形式进行,非常生动、感受直接,课程安排得充实而精彩,使我收获良多、感触良多。与一同赴浙求学的同学相互交流、互鉴经验,打开了思路,学到了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开拓了我的工作思路,现将这几天的体会汇报如下:

      一、收获与体会

      此次参观学习,对浙江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撼,也深深地感受到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依靠村民的勤劳致富,更重要的是依靠我们村干部不断地学习借鉴各地发展的热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突破难点,走出一条适合本村的发展道路。同时,此行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创新的发展、管理的方法、干部的干事创业精气神这些差距的思考与展望。

      1.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绍兴新昌的梅渚村始建于宋代,文化底蕴丰厚,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风格独特,找准自身的优势,全面创新运营模式,以“古今融合,宋风美学”文旅生活小镇为未来乡村建设目标,实行“乡村+企业”共建模式,流转闲置建筑,打造符合古村实际的数字乡村、未来乡村,使村、企、民三方合作共赢。

      2.党建引领结对帮扶

      绍兴马鞍镇的亭山桥村,强化党建统领,以“3A村”创建为契机,以文化治村为载体,打响了“诗乡亭山桥”品牌,强化村级领导班子,实现党建、产业、生态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画好了乡村共富的同心圆。

      3.凝神聚气助推发展

      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浙江的干事创业的昂扬精神状态,发展是干出来的,这边的干事创业的氛围诠释了一种以发展为重的协作精神,一门心思求发展,使民众有干劲、企业有信心、集体有导向。

 

      二、找准自身差距

      1.发展思维固化

      参观学习的成功案例各有千秋,细看之下,发展模式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这归根结底,要走好自己的发展之路,还得从自身出发,思想观念的落后比经济的落后更可怕,我们之所以落后,根结就在于思想的固化,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去创新、去拼搏,这就会导致错失很多良机。

       2.行动落实迟缓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力保证,既定目标需要强大的落实能力来支撑,落实不到位,好的发展思路就会束之高阁,变成纸上谈兵。

      3.心怀畏难情绪

      此次安排参访调研的村子,多多少少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淀,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他们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乡村振兴、共同致富的路上,从来没有容易两个字,我们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要有一种犯其至难而图其致远的意志。为了乡村振兴、群众致富,我们干工作要有一种百折不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三、下步工作思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次培训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在建设自己乡村的时候,绝不是也绝不能全盘照搬照抄来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要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思维,要认真分析形式,做好前期规划和设计,也要重视群众意愿。所以,结合本村实际,来谈谈我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及思路:

        一是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实行依法建制,以法治村,村民自治,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务活动,完善“一事一议”“四民工作法”、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深化乡村治理,加大政策宣传,大力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

       三是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培养后备干部,引进致富能人,优化用人机制,为我村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深化拓展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搞好美丽乡村建设,营造美好的乡村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种养循环的绿色可持续产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通过对浙江先进经验的学习将为我们村描绘出更清晰的路径,迸发出更强的活力,编织出更美的发展画卷。

       此次浙江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千村千面,真正体会到了“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施策的原则,领略了乡村振兴的“浙江样板”的无穷魅力。

       延伸阅读——德行干部培训中心2025年热门培训项目精选


※ 欢迎拨打0571-89086031、0571-89086091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 ※

  

德行干部培训中心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

考察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