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浙江-杭州 > 现场教学 >

湖州乡村振兴考察点|南浔区荻港村

  南浔区荻港村是实施乡村振兴“千万工程”之后,又一个新崛起的“明星村”。近年来,荻港陆续关停原有的油脂化工企业,并启动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疏浚河道、整修民居、拓宽村路,完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水乡独特的韵味渐渐恢复。

       荻港村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南部,是杭嘉湖平原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村,历史上因溪岸芦苇丛生、河港纵横而称荻港,自古有“苕溪渔隐”之称。荻港村紧依和孚漾,京杭大运河穿村而过,是四面环水、河港纵横、绿桑成荫、鱼塘连片的水乡平原。

  荻港村以桑基鱼塘、水乡古村展示窗口为特色定位,依托古镇、古村、桑基鱼塘等景观特色,以农文旅融合贯穿沿线,形成了“一脉贯穿、多点展示”的总体布局,展现了“自然、传统、和谐”的南浔意向,打造南浔鱼桑、丝绸文化的传承地,江南水乡形象的展示窗口。

      典型经验做法:

       1、保留历史记忆,传承地方底蕴

  聚焦千年古村发展脉络,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发展目标,深入挖掘鱼桑文化,坚持建筑风貌与人文风情相辅相成,推动古桥、古建筑“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实现水乡古村落县域风貌样板区空间布局多元性、历史脉络完整性和遗产价值丰富性的有机统一,打造老舍之子舒乙笔下“最好的江南小镇——荻港村”。推广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模式,对保留完整的核心区1007亩水域进行桑苗补种、清淤护坡,逐步复原鱼塘连片的自然生态风貌。

       2、持续焕亮基建,更迭古村生态

  狠抓古村生态治理,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做好美化、绿化、亮化文章,完成河沟漾塘清理14.8万平方米,硬化道路30余条,补种绿化1.05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109幢。优化夜游沿线灯管,打造灯光投影秀6场。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各式植物、花卉与作物交织,充分体现江南水乡的绿色风貌。以桑基鱼塘为焦点,围绕农耕文化特色,巧用“绣花功夫”打造景观节点,相继建成“鱼桑万代”、崇文园荷花池、美食街小景等景观节点和小品58个,建成景观桥10座。

       3、解码鱼桑文化,世遗传承活化

  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通过挖掘、整合、创新,做好特色文化元素的物化、活化,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与创造力。

       全面融入鱼桑文化,以“年年鱼文化,岁岁美食节”为主题,打造集观赏、体验、交流、品味、表演于一体的民俗文化“饕餮盛宴”。全面展示荻港村的人文历史和地域风情,进一步打响鱼文化节的旅游品牌,举办正月踩街活动、启蒙开学礼、桑果采摘月、古村寻宝活动等传统特色活动。依托荻港状元文化、御史文化、名人文化及鱼桑文化,开办各类研学教育课程,湖州鱼桑文化研学基地是省级研学基地,依托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学术指导,开设研学2-3日游、亲子研学一日游等研学活动,根据小学到高中不同年级,共设置了探鱼源、养鱼经、捕鱼乐等十项课程,并结合湖笔、剪纸等本土文化,进一步拓展研学内容。

       4、强化形象赋能,推动强村富民

  依托“湖州桑基塘鱼”农产品地理标志,打响农产品区域品牌,组建专业管理阵地,完善公共服务、休闲旅游等功能,提升长效管理能力,创建“村庄+景区+渔庄”三位一体新模式。对租赁农户的闲置农房进行风貌改造,开发“苕溪渔隐美食街”,推出不同特色店铺12家,带动村域内饭店、农家乐餐位数5000余个,回乡及在地就业600多人。大力提升旅游承载力,加快打造各类江南水乡特色民宿产品,改造桑基鱼塘内原有连片式旧居,形成特色民宿集聚村。延伸鱼桑文化旅游产业链,形成“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农旅结合、以旅带农发展格局,带动荻港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考察要点:农旅结合、以旅带农发展新模式、桑基鱼塘鱼桑文化和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做法。

延伸阅读——德行干部培训中心2024年热门培训项目精选



※ 欢迎拨打0571-89086031、0571-89086091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 ※

  

德行干部培训中心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

考察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