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浙江-杭州 > 时政新闻 >

鲁家村:如何被打造成中国乡村振兴新样板?

        自2003以来,连续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要真正使乡村富起来,仅靠国家政策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乡村要实现自身造血,才能可持续发展。

       鲁家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新样板。从2011年至2016年,鲁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8万元增至2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万元增至3.2万元。

       短短5年,它从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一穷二白的山村,蜕变为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的创富明星村。今年10月1日,以“安吉鲁家”为名的鲁家村旅游区将正式对外营业。美丽嬗变初见端倪。

       那么,鲁家村又是如何突破并创新的呢?

       一、从村庄内现有可利用资源入手。

       村里有许多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资源变资本,吸引更多外来的企业工商资金进入乡村。鲁家目前已引入外来工商资本近20亿。

       二、从村庄策划规划上突破。

       怎样让美丽乡村转发为美丽经济呢?需要用活村内的旧屋、河道、果林、菜园等素材,而不是城市化的照搬照抄。要按照村庄原有的脉络进行梳理,策划新产业,引进新思想,让更多年轻人回到村庄,将规划与运营有机结合,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要创新产业规划设计,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更多人爱上乡村。所以当时鲁家村花了300万请设计公司对整个村子进行村庄环境规划、产业规划和旅游规划。

       三、从产业融合创新上突破。

       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正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于是鲁家村提出了打造家庭农场聚集区的理念在全村范围内建设了十八家差异化的农场,其中包括了鲜花农场的6亿资金投入的这个大项目。

       同时我们着重关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打造属于鲁家自己的农业高新产业园区。孤立的农业种植不会提升土地的附加值,发展创意农业,把田园变乐园,村庄变旅游景区,就能大幅提高土地的收益!孤立的加工生产也不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要让生产劳动更具乐趣、让加工生产更具体验性,就会提升产品价值。可开发伴手礼等土特产品,扩大知名度,形成收益的互补。

       四、坚持市场导向为主体。

       鲁家村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走市场化道路,成立经营公司专注景区的管理和营销宣传。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让农场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各个农场内休闲项目通过有机组合而成若干条旅游线。旅游休闲项目可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度假、会议、养老、居住等多种旅游功能,打造特有的“田园综合休闲旅游”,如开设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在具体开发中,可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侧重打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让农田变农场、小村变景区、村民变股民! 

       “呜呜呜”——伴着清脆的汽笛声,“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满载着游客缓缓开动。窄窄的铁轨伸向远方,深深浅浅的绿,在阳光下更加诗意和耀眼。小火车从中穿行而过,串起了绿意浓浓的灵芝农场、竹园农场、桃花农场、蔬菜农场、石斛农场……

       鲁家村以“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独特魅力呈现给世人。2016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50元,村集体总资产超过1亿元。鲁家村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开创性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即利用本村的4000多亩低丘缓坡,建设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通过社会招商吸引外部资本和专业机构投资运营,带来乡村旅游的繁荣,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热门培训专题推荐——

德行干部培训中心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此进行了分析研判和梳理规划,立足浙江先进经验,整合众多江、浙、沪高校、党校以及相关领域顶尖学者、政界智囊和商界领袖等一流师资力量,充分以培训学员需求为前提,“量身定制”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学考察培训方案。综合运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文化特色、目标市场制定乡村旅游规划,以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为目标,推进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推动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此方案仅供参考,我们可根据委托单位需求量身定制相应方案,详询:0571-8908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