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论新中国经济70年与全面开放新格局

学校新闻 2019-10-29 阅读:91
来源:德行教育

  10月26日,作为中国经济学界的年度盛会,第五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届论坛聚焦“新中国经济70年与全面开放新格局”,旨在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立足国之重责,聚焦经济发展。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受邀在论坛中对年度发展命题展开研讨,讨论全面开放新格局下的经济发展方略。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全国政协常委、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讲座教授、Monash大学荣休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Global Priorities Institute咨询委员黄有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云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达沃斯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获得者金刻羽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主题演讲。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主持论坛。

  焦扬在致辞中代表复旦大学向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和学校事业发展的校友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她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走出了通往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之路,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罕见奇迹。同时,我们也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新机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举办本届论坛,聚焦“新中国70年与全面开放新格局”主题,既总结成就经验,又研究问题和挑战,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焦扬指出,高校是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重镇。作为一所在经济学领域有着优良传统和深厚底蕴的高校,复旦大学将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内涵发展,巩固优势、凝练特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经济学院和经济学科,发挥好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等重要平台机制的作用,在经济学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国际合作各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建构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学不断进步、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全球经济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做出更大贡献。

  黄志凌指出,建设银行与复旦大学同为中国经济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从发行“复旦龙卡”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复旦-建行人工智能实验室”,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未来还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继续携手并进,共同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新金融孵化体系和高端智库体系。

  黄志凌表示,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建设银行必须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市场责任和社会责任。如何权衡、如何兼顾,考验银行家的智慧,也需要各界专家学者的支持。近年来,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学界和业界直面问题、共同研究、建言献策。建设银行愿与社会各界分享市场感受和研究资源,助力复旦大学将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打造成一流的产学研智库平台,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贡献智慧和力量。

  楼继伟在演讲中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金融体制关键性改革,不仅完成了当时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任务,并且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合,基本上形成了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实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配合,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他认为,改革必须冲破既得利益的阻碍,相信市场的力量,并坚信宏观调控是中央事权。“进入新时代,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艰巨。”他表示,今天还要依靠党中央的权威,破除阻力,把握大局,坚定推进改革。在这个重大的改革进程中,每一个人都发挥着各自的力量。

  “中国每五年制定一个发展规划,每五年都总结过去五年,看看有什么成就,有什么问题。”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杨伟民回顾了从新中国发展规划70年历程,并从规划名称、规划定位、规划理念、规划目标、规划性质、规划内容、编制程序、规划体系等八个方面分析其演变。他指出,发展规划是社会共同的行动纲领,引导资源配置的工具,政府履行职责的依据,约束市场行为的“第二准则”。

  黄有光重点分析了中国人均GDP赶超美国为何能够成功。“我们如果理解‘中国奇迹’的原因,就可以根据这些原因在将来是否依旧存在,来评估赶超是否能够成功。”他以改革开放、后发优势、港澳台和海外的华人、华人勤奋耐劳、高储蓄率、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中国政府几十年来对经济的调控、中国人口多等因素解释了中国四十年经济发展的奇迹。他认为,只要整个国家是稳定的,今后几十年,中国还会以中高速的增长发展,也会进一步赶超。

  朱云来强调,开放可以带来更多的活力,也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向世界学习,敢于直接面对来自世界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更重视科技发展,从而把握更多机会。他以数据展示出我国70年发展成就斐然,“农工建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指出,我国经济当前面临新的挑战。怎么能够让各种过去累计的投入最大限度发挥效益?这个问题值得思考。面向未来,他强调了科技的重要性,他指出科技是推动可持续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性要素,需要更多投入;我们也要走出去,去了解不断变化的世界,从而进行同样时间区间的平行比较。

  金刻羽就“中国在新时代的国际环境中如何继续开放,发挥新的作用”发表看法。她认为,包容性和开放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核,中国历来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和思想;而对于全球化和外来思想政策建议,“我们能说好,也能说不,两者同等重要”,对全球化的恰当应对是政策抉择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蓄势待发,将成为全球网络的领导,但并不谋求独霸,而要努力确保网络的平等运行,保障其安全和可持续性,防止其他国家破坏这个网络。

杨燕青主持会议

  在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召开的第五个年头,为答谢社会各界对论坛的大力支持,答谢历届与会者分享精彩理论,积极将论坛相关思想观点落实成中国经济发展新驱动,践行论坛的意义和价值,本届论坛特在开幕式上举办论坛五周年答谢仪式。答谢仪式上,主办方对新犁资本、丰实金融、绿庭投资、金浦投资、平安科技、德同资本、义禧资本、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企业的鼎力支持致以谢意,并向历届论坛支持者和关注者表示了感谢。

  在当日下午的头脑风暴会议上,多位金融证券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投资人及企业领袖汇聚一堂,围绕“大湾区与长三角一体化”“科创板与创新发展”等话题带来了精彩讨论。

  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全球校友会主办,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独家冠名,新犁资本、绿庭投资、丰实金融、金浦投资赞助,第一财经研究院、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协办。

  作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研究平台和国家智库,前四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曾汇聚吴敬琏、厉以宁、高尚全、张五常、黄奇帆、陈锡文、陈德铭、辜胜阻、林毅夫、刘世锦、许善达、刘伟、李扬、何亚非、华生、夏斌、魏尚进、张军、哈继铭等一批经济学家的声音。国内业界的众多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及行业精英曾在这里展开精彩对话,为中国及国际经济的发展贡献智慧。

来源:复旦大学新闻网   经济学院

电话咨询 24h 获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