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红印颂盛世” 感“篆刻润大众”

学校新闻 2019-10-12 阅读:101
来源:德行教育

  观“红印颂盛世”,感“篆刻润大众”丨焦扬书记率复旦师生代表参观“印记中国”大众篆刻作品展览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推进复旦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0月8日,校党委书记焦扬率领复旦师生代表前往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参观“印记中国(1949-2019)——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众篆刻作品展览”。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共同参观展览。

  “印记中国”是国内首个以篆刻为主题的大型成就展,展览集中展示了400余件来自专业篆刻家、业余爱好者、大中小学师生、各单位职工自主设计的篆刻作品。展览以记录和讴歌祖国风雨砥砺、岁月如歌的七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的重要成果和辉煌成就为主题,以编年体为线索的时间纵线为主线,多角度、全景式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展览犹如时光隧道,一枚枚精美的印章重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这一个个里程碑事件;的确良、新华字典、九年义务教育、复兴号、北京奥运、5G这些熟悉的名词和它们背后的时代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复旦观展师生的目光,大家认真听取讲解、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

  书法、国画、篆刻是中华传统艺术的“三宝”,汉字传承事关文化传承,意义深远。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普及大众篆刻所取得的成绩,展出的作品将传统篆刻技艺与当下智能设计、3D打印等新工艺,光敏树脂、碳纤维、人造水晶等新材料相结合,兼具印面创作上传统篆刻的艺术性与印章制作上现代技术的创新性。让新时代的篆刻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相连,让新时代的篆刻走向大众,走入寻常百姓生活。

  “承传统、新工艺、新材料”也成为了此次展览给观展师生留下的深刻印象。参观展览的复旦大众印社的创社学生骨干倪源蔚说,“篆刻的发展历来离不开技术的变化。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印记中国’向我们展示了用机械、激光甚至3D打印完成印章的可能性,拉进了传统篆刻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未来可以把更广阔的人群纳入到篆刻艺术的审美和创作话语体系之中!”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续复旦大学书画篆刻艺术教育的传统,近年来,在李岚清校友的关心支持下,复旦大学依托书院平台积极推动书画篆刻艺术的普及教育,邀请书画协会、大众印社进驻书院,依托书画篆刻研习营、传统文化月、师生书画篆刻作品展等品牌活动,联动校内外资源,积极搭建书画篆刻文化培育基地和展示平台,在校内营造了浓郁的书画篆刻艺术研习的氛围。本部6号楼书画篆刻研习空间、正大体育馆126室等,汇集了一群热爱篆刻的老师和同学。

  此次观展给复旦大学大众印社成员们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作为复旦学子,我们应当有责任有义务潜心研习、艺文兼修,在创作中努力创新,给篆刻艺术不断赋予新的活力”,大众印社成员赵震霄如是说。大众印社现任社长欧阳义唯颇有感触地说:“这次展览给我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要达成‘大众印社’名称的初衷,新型技术为印章文化的推广提供了可靠支撑,未来在复旦校园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加以尝试探索,使得篆刻等传统艺术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大众印社指导老师张伟然教授观展后表示:“此次观展中多样化刻印材质、多元化携刻技术以及借助电脑实现创作过程的现代化都令我大开眼界,我对篆刻艺术在复旦走向年轻一代充满了期待!”复旦书画篆刻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培南教授也兴奋地说到:“‘印记中国’像是中国文字的版画,展品创新尝试了多样化印材和加工方式,机雕也大大降低了初学者的参与门槛,有利于群众基础的扩大,也会吸引更多人去探索高深的篆刻艺术。我也希望这一创新理念能首先在复旦的学生中推广开来,更好地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红印颂盛世,方寸记辉煌。“印记中国”展览传承、创新、融合,以篆刻印章这一传统艺术记录共和国的繁荣和发展、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普及大众篆刻,这也为复旦大学书院篆刻艺术教育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启发和思考。(来源复旦大学)

电话咨询 24h 获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