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新党员干部南京学习培训心得
每当忆起南京,越发感到她是那么神圣而又神秘,令人神思而又神往。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8月5日,中心组织学员举行了开班仪式,此次培训要求大家“珍惜学习机会,遵守培训纪律”两点希望,规范了学习的行为,明确了“学、思、用”三字要求学习的动机。全体学员由此悟出了遵规守纪、学思致用的道理。
学员们集体拜谒了邓演达烈士墓,并向邓演达烈士墓敬献花篮。在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灵谷寺旁,秀丽宁谧的紫金山麓,邓演达烈士长眠之地,全体新党员怀着哀思为烈士默哀,表达对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邓演达烈士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勇敢战士,著名的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农工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和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是三民主义的捍卫者,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英勇斗士,是孙中山得力的左右手。大革命时期,他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1927年邓演达反对蒋介石出卖革命、实行军事独裁政策,坚持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积极策划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的活动。作为农工党的新成员,我们要永远学习邓先生的高尚情操和爱国革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我们要发挥优势积极参政议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发展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共圆伟大中国梦,继续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中山陵位于钟山中茅峰南麓,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392级台阶和10个平台,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同时也让我深深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目标的实现是充满艰难和挫折的,只有当我们按着坚定的步伐坚持不懈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作为。孙中山先生是伟人,更是一名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历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只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努力学习、创造和奉献,我们才能创造出绚丽的青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通称江东门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两楼高的档案密密麻麻地记录了部分遇难者信息;12秒,听着1滴水落下,平均每12秒就有位同胞被杀,一位遇难者的头像便会变亮。“历史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我们也不能整天沉湎于历史的愤恨和苍白无力的呐喊中,而是要脚踏实际,为祖国的腾飞提供一份动力。
雨花台,解放前是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志士的刑场,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近10万革命先烈在这里捐躯赴难,刘少奇同志的夫人何葆珍烈士也是其中之一。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烈士群雕。抬头望去,那视死如归的眼神,宁死不屈的气概,实在是泣鬼神憾天地,魂盖苍穹!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身陷囹圄、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九位先烈在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一个民族可以穷、可以暂时落后,但是它绝对不能失去信仰,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胸怀坚定信仰的中国革命者,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富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