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师资介绍 > 高校教师 >

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兼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

  著有《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运用》,该著作获1997年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

  同时,袁志刚教授主要在就业理论、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研究、中国居民消费、金融改革和房地产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多年来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20余部。承担和主持了多个国家级项目(含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其成果多年来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等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二十余项,特别是2010年袁志刚教授的著作《均衡与非均衡:中国宏观经济与转轨》选入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经济类七部专著中占据了一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袁志刚教授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其著述入编《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文丛》,该丛书由《经济研究》编辑部组织编辑。

  最先将非均衡经济理论引进国内,师从国际非均衡理论创始人—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贝纳西教授,专著〈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用非均衡方法研究中国经济的转轨,对中国双轨经济的运行机理进行很好的描述。

  近年来专心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和就业、失业问题的研究,出版的〈失业经济学〉和〈隐性失业论〉等著作是国内该领域最早出现的著作,具有广泛影响。同时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做法,编写了《上海就业报告》和《中国就业报告》。

  创办了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使中心成为欧盟与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网络的主要成员。被国家劳动保障部聘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和储蓄问题有着长期的研究,1999年和2000年连续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论文,被广泛引用,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

  跟踪研究国际上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将国外该领域最新发展情况编入《高级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接轨方面作出努力。

  主讲课题:

  《中国经济学发展创新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与金融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