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作为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英雄城市,在福建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鼓浪屿更曾是福建革命事业的策源地,是八闽红色斗争的指挥中心。这里进行过无数重要会议与活动,传达了中央的决定与指示,确定了福建党组织的政治路线和工作方针,贯彻了党的指导思想和战斗精神。在现存的革命遗址中,也有不少在鼓浪屿。
鼓浪屿不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历史国际社区”之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是一处曾经演绎过历史悲歌、志士豪情的红色战场,是福建革命事业的策源地之一、八闽红色斗争的指挥中心、中共厦门地下组织的重要活动基地。
1、鼓浪屿红色教育主题馆
鼓浪屿红色教育主题馆位于厦门市鼓浪屿虎巷8号。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栋两层的砖木结构清水红砖小楼。 1930年8月至1931年3月,这里曾经是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也是福建革命斗争的指挥部。作为中共在福建地区革命活动的见证地,具有很高的纪念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2021年5月28日,红色教育主题馆正式启用,集中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鼓浪屿的革命实践。该馆建筑面积308平方米,展馆分为序厅、中共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厅、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厅、虎巷8号特别呈现厅、血色浪漫厅、致敬英烈厅及综合展示厅等七个部分,场馆设计为全景空间的一个剧场,参观使人身临其境,能真实地还原峥嵘岁月,唤醒红色记忆。该馆集红色教育、党史研究、干部培训等功能为一体,是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
2、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
这里是印尼华侨曾坤东的私宅。1930年2月15日至20日,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鼓浪屿街道内厝澳路449号秘密召开。90多年前,在这里上演了一出别开生面的“话剧”,成为福建党史中一段有趣的插曲。这出“话剧”以“婚礼”为主要内容,实际上是以“婚礼”为掩护,在这里举行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此次党代会是福建党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来自全省各地的党代表22人参加了会议。大会通过了10项决议,并改选了福建省委领导机构的成员。
3、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
虎巷8号住宅,是一栋充满传奇色彩的建筑。这栋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面积不足200平方米,在上世纪30年代初,是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1930年8月,中国福建省委机关以私人名义租用此楼作为秘密办公地点。福建省委书记罗明、省委代理书记王海萍等同志都曾在此指挥全省的革命斗争。1931年3月25日,机关遭国民党当局破坏,组织部长兼秘书长杨适、宣传部长李国珍、机关人员梁惠贞等同志被捕。李国珍、梁惠贞在厦门禾山刘厝村英勇就义,杨适慷慨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4、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旧址
该址原为神州医院所在地。从1932年至1934年底,神州医院是中共厦门中心市委的一个重要联络站。院长李永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院党支部负责人。他带领支部党员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营救、掩护地下同志和筹集经费等任务。这里也是革命互济会和民武会成员的秘密接头点。
5、中共(城工部)厦门市委机关旧址
内厝澳路197号是一座建于1933年的洋楼建筑。因位置幽静,在1948年被城工部厦门市委设为市委机关,这里就成为市委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这个据点成立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市委多次会议在这里举行,许多重大决策都在这里做研究和部署,城工部厦门大学第一届总支委员会也在这里成立。到1949年春,城工部党员已发展到180多人。
6、英华中学旧址
如今,位于安海路14号的厦门二中,安静有序。70多年前,在这里成立的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前夕,在中共厦门工委领导下,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宣传团、慰劳工作团、文化界救亡协会、鼓浪屿青年抗战服务团、厦门诗歌会和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等团体的成员共108人,在鼓浪屿英华中学(现厦门二中所在地)集会,宣布联合成立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全团分为9个工作队,其中第九工作队为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简称“厦儿团”。厦儿团30多人当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仅7岁。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闽中、闽西南和城工部三个系统的地下党组织先后在英华中学建立党支部,从事革命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斗争中得到锻炼。
7、原海滨旅社旧址
钢琴码头向左走到博爱医院可以看到对面有一幢清水红砖的三层楼房,它是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原海滨旅社旧址,别小瞧这幢房子,就是它见证过当年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军队投降的历史性时刻。1945年9月28日,中方海军在鼓浪屿海滨旅社举行了厦门地区最高将领参加的接受日军投降仪式。中方海军代表李世甲、刘德浦等人,在这里接受了日方海军中将原田清一等人的投降。
8、英雄山
鼓浪屿琴园景区内有一座山叫英雄山,这座山原本名为旗仔尾山,因纪念为解放厦门而英勇牺牲的1000多名烈士而易名。1949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第31军、第29军开始对厦门发动越海作战。当天下午,第31军的271团、277团的船队率先从海沧和海澄沙坛起渡,兵分两路向鼓浪屿西南部进发并在旗仔尾山下抢滩登陆。271团团长王兴芳身先士卒,率战士与敌军激战。不幸的是,王兴芳在战斗中多处中弹,壮烈牺牲。而陵园的另一位主角张钦芝则是在1949年的9月解放嵩屿半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当时年仅25岁。两位烈士的墓原本位于鼓浪屿大德记,为合葬墓。后来,墓又迁至皓月园内。1999年,该墓再次迁移,安置在如今的英雄山。
9.曾家园
1930年,白色恐怖笼罩之下,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共青团省委组织部长王德将安全会址锁定在内厝澳449号曾家园。为了大会的顺利召开,党组织在此策划并上演了一出婚礼大戏。在为期6天的会议期间,靠曾家园婚礼的掩护,代表们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议题讨论与工作部署。大会通过了十个决议案,对指导全省的革命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那个山河动荡的年代,爱国志士坚守着每一寸国土,无数革命先烈们用汗和血捍卫着属于中国人的尊严。
10.英华中学旧址
这里是基督教英国伦敦公会创办,目的是为了培养基督教学徒。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厦门也已经到了沦陷的边缘。厦门抗敌后援会利用英华的礼堂和教会做掩护,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此后,中共厦门工委108人齐集英华中学大礼堂,成立了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英华学校复校,聘请了一批进步教师,利用上课和课余交谈之机,对学生进行民主、爱国教育,引导学生追求进步,爱国气氛弥漫学校。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厦门工委(闽中)、中共厦门市工委(闽西南)、中共厦门市委(城工部)这三个不同隶属的党组织都在英华中学独立活动过。历史硝烟散去,曾经的教会学校已经变成厦门市第二中学。
延伸阅读——德行干部培训中心2024年热门培训项目精选
※ 欢迎拨打0571-89086031、0571-89086091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 ※
德行干部培训中心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
来福建考察学习培训!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