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德行院校库!

德行干部培训

复旦大学干部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0571-89086031
当前位置:主页 > 复旦大学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时政新闻
服务热线:
0571-89086031

学校新闻 THE SCHOOL PROFILE

“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10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紧扣“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发展态势,本届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从倡议到实践”为主题,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3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观察员列席,共同为推动“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

  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此次论坛,复旦大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库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发展,探索了智库与国内沿边省区、企业“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以期为有关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提供智力支撑。

  剖析本届论坛主题,“共建”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的关键:“共”彰显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多边合作的政策取向,“建”则反映出“一带一路”建设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操作阶段。围绕该主题,本届论坛设立了多种形式交流平台:论坛大会、闭门会议、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院长论坛、企业家论坛、高端圆桌会议和六个平行分论坛。

  分享国内外观察:

  “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平台

  10月18日下午,论坛正式开幕。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国外文局原局长周明伟、香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在论坛大会上致辞。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主持。

  焦扬在致辞中代表复旦大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关心指导和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的支持合作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成就大大超出预期,国际合作的条件更加成熟、更加有利。在这一背景下,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三年来,研究院紧跟“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的发展步伐,不断拓展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焦扬强调,“一带一路”研究和专业智库建设,要跟上形势发展、实际需要和工作要求,向更加务实、更加深入、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方向不断迈进。要在理论创新、决策咨询、合作交流、人才培养上更加聚焦发力,进一步用好复旦的学科综合资源,拓展学科应用和交叉方向,不断形成更系统的互联互通理论和更丰富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国际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三位一体,以国际论坛和工作网络为两翼,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交流合作大格局,并着力培养一批批深度了解沿线国家历史文化、政策法律、语言习俗的通用型人才,培养一大批专门领域、专项技能、专业管理的专业人才。焦扬表示,相信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事业不断推进,论坛必将越办越好;祝愿各方在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更紧密地携手合作,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于洪君表示,“一带一路”是世界联动发展的新动能,由之倡导的联动发展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历史大潮,秉承了开放型区域合作精神,已成为中国为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是对国际合作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为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范式,为区域以及世界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正能量,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新选择;“一带一路”是文明互通互鉴的新路径,通过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形式多样的人文合作,塑造了新时代文明交流的新纽带。

  “深耕细作‘一带一路’,聚焦重点共同绘制工笔画,推动‘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需要我们把握百年不遇大变局这一重要背景。”周明伟指出,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大,“一带一路”所倡导的理念与举措的可贵性与日俱增,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将为应对百年不遇大变局提供更多稳定力量。他表示,期待此次论坛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贡献更多深入思考,推动更广泛共识,推进更有效办法,助力培养更多高水平专业人才。

  罗康瑞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搭建的广泛国际合作平台,将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也对培育中国跨国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希望“一带一路”研究遵循共建、共享的理念,积极推动与各国高校、研究机构、智库、企业等的联合,开放合作,提升能级,运用各国人民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明,汇聚更多国际关系的正能量;希望在智库合作联盟的大平台上加强“一带一路”智库区域网络建设,促进协同创新。

  新西兰-中国关系促进委员会主席、新西兰前副总理唐纳德·麦金农(Donald McKinnon),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信集团原董事长孔丹,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常务副主席张景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在论坛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唐纳德·麦金农回顾了“一带一路”在贸易及旅游方面为中新双方带来的合作与发展。他表示,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增强双边关系,在供应链、海关、创新领域等方面拓展合作,在基础设施、产品服务、资本和人员流动等方面实现更加自由的流通,在生物安全、司法等方面增进交流。他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将继续推进,不断成熟,给彼此带来更多新的发展机遇,也使两国联系更为紧密。

  李君如指出,时代基础、物质基础、科技基础、思想价值观基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的突出贡献就是把内陆经济同海洋经济连接起来,是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一种理念和一种战略构想变成了客观现实。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孔丹表示,中信集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刻认识到应利用多产业协同优势与属地国实现共赢,通过开放合作与中外企业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应当坚持正确的利义观,与属地国民心相通。他强调,坚持真心相通方能行稳致远,坚持开放合作方能共赢发展,而面对复杂局面,要预先设想,准备好应对方案,更要有坚持的勇气与毅力。

  张景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打造国际化的创新平台,推动丝绸之路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创造增添新动能和新动力,是国际科技界共同的愿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他表示,希望丝绸之路的科技合作能够让沿线的智慧尽情绽放,共同走向丝绸之路灿烂的未来。

  “‘一带一路’的文明互鉴实际上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王战认为,中国的“和”文化为多元文化在中国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社会条件,造纸术的发明为欧亚文明传播交流提供了基础载体,江南文化中的社会经济伦理观为当前的义利观提供了思想源泉。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主持高端圆桌会议,格里森斯·皮克(Grisons Peak)投资银行主席、首席执行官亨利·提尔曼(Henry Tillman),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威廉·欧弗霍尔特(William Overholt),东华大学副校长陈南梁,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基金会中心董事会副主席尤素夫·瓦南迪(Jusuf Wanandi),国际亚洲共同体学会会长、一带一路日本研究中心首席代表进藤荣一,云南省德宏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杨世庄等海内外嘉宾先后发言。

  本届论坛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高端圆桌会议内容代表了国内外“一带一路”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各国对“一带一路”的全方位观察,表现出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平台,正在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增长点。

  聆听多角度探讨:

  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可行的对策建议

  深刻反映“一带一路”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在本届论坛中,各方人士从多个角度探讨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路径,致力抓住机遇,克服风险与挑战,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可行的对策建议。

  第二届“一带一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院长论坛于10月17日开幕。30余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参加会议,专门围绕“一带一路”与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

  作为一大创新,本届论坛还专门设立了“一带一路”企业家论坛。14位企业家代表和有关专家发表精彩演讲。他们介绍了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囊括了在新形势下通过“一带一路”实现企业“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新的市场枢纽、重塑全球产业链和资金链、为实现“五通”打下坚实基础等内容。

  此外,论坛还按照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伙伴、产业链、规则构建、民心相通、政策协调、全球治理等六个议题举行了平行论坛。国内“一带一路”研究的国家著名智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研究机构、相关学科的领军专家、实业专业界人士、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负责人等与会代表围绕分论坛主题深入探讨,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专业学科的角度对“一带一路”进行了广泛讨论。

摄影:慕梁、杜雯荟
来源: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

咨询热线
0571-8908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