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71-89086031

培训定制

课题导航

“区块链+政务”,大有可为!

时间:2019-11-05 14:32

 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最高层的前瞻判断,让“区块链”走进我们的视野,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习总书记用7个“要”为区块链技术如何给社会发展带来实质变化指明方向:  

1.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  

2.要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  

3.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各行业供需有效对接提供服务,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4.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5.要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探索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6.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保障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有序高效流动。  

7.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区块链+政务"探索——

“区块链+”民生,大有可为。借助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够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民生改善。破除“痛点”,提纯“获得感”。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数据权责不清、难有质量、难共享、难开放等发展中的“痛点”,目前区块链技术也已经在商品溯源、电子发票、疫苗管理等多个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得到应用。  

一、“区块链+政务”全国实践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已经在今年1月10日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2月15日起施行。不断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将更有成色。  

今年6月,全国首个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在重庆上线,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注册公司的时间从过去的十几天缩短到最快只要3天,办事效率提升5倍。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有效改善了企业营商环境。  

①用户提交的材料从生成、传送、储存到使用的全程中都盖上“戳”,确保全程数据可溯源、不可篡改。  

②一旦营业执照核准通过,就实时推送数据至区块链上,保证部门间数据的可信流通和共享。  

③公安、税务、银行实时将数据下链,启动各自事项的办理流程,也就是说,创业者一次性提交的资料,可供其他部门采用,不再需要重复提交了。  

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地方开始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务服务领域。  

南京市通过建设区块链证照实现证照的可信互认;  

天津市将区块链技术与跨境贸易业务相结合构建可信的贸易链;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IMI身份认证平台为市民建立信用身份;  

贵州省版权登记中心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了数字版权认证登记平台;  

青岛市北区试点将政府业务“上链”,实现市民“零跑腿”和“无纸化”办理;  

陕西省也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了全省一体化政务云平台“陕数通”;  

......  

二、“区块链+政务”作用分析  

▌进一步实现“互联网+政务”的优化升级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有效运用,将有助于打破传统政务服务向“互联网+政务”服务转型的信用和安全藩篱,进一步实现互联网与政务的深度融合,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助力政务服务体验升级。  

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非对称加密、可追溯等特性,使得通过区块链传输的行政业务需求的数据信息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基于网络共识构建一个纯粹的、跨界的“利益无关”信任网络的验证机制,打造一条牢不可破的网络“信任链”,确保系统对任何用户都是“可信”的,为网络交易各方营造一个高度安全、深度信任的数据流通环境。  

11.jpg

▌提升服务效率并降低信息系统运营成本  

区块链作为新型可信信息互联技术手段,在网络数据交互中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并以分布式的结构将整体降低信息系统运营成本、减少运营负担,据埃森哲统计,区块链的应用将为政府监管降低30%至50%的成本,并在运营上节约50%的成本。  

政府各部门通过部署本地化的区块链节点,能够快速实现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与业务系统数据的同步。同时,上链同步的数据仅为数据哈希,并不涉及完整原始数据的全区块链同步。每条数据哈希容量仅几十字节,能够在极小占用数据带宽的前提下实现安全的数据记录同步。各部门业务数据不需要再全量向中心化数据交换系统进行冗余复制,既减少了各部门工作量,并在具体跨部门业务发生之前保护了部门间的数据隐私,也减少了信息化服务中心对中心化系统的维护负担。  

分布式的区块链节点能够帮助各部门在不依赖第三方的情况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真实性、原始性进行验证,从而确保数据传输的可信关系。由于验证所需的数据哈希在所有业务发生时即完成了同步,因此对数据的验证环节能够实现完全在验证部门本地完成,从而提高验证效率。  

▌进一步利用技术提升阳光政府与政务公开  

通过将政府服务工作的流程数据与区块链网络进行实时同步,能够对政务工作流程形成有效的规范与监督。根据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目前在许多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已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政务公示查询环境,但从技术上仍存在内部管理权限泄露或被擅自使用,从而对数据记录进行违规更改,对公示过的信息进行更改、对公示过的政策不予执行或未予共识擅自执行,都会留下信任隐患。  

区块链数据记录,通过多方数据哈希同步的形式,能够留下不可篡改且发生时间明确的数据记录。基于此记录,内部审查人员能够清楚地作穿透式监管。此外,市民也可通过任何一个参与到区块链网络中的可信节点对数据记录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使得政务公开真正地走向阳光、透明、可信。政府部门通过区块链的应用也可将职能公信力与技术公信力实现进一步的叠加,从而更好地施行阳光型、服务型政府定位。  

三、“区块链+政务”现存问题  

技术应用于业务发展,一般都有一个整合、适应的问题,区块链技术更加复杂,需要调适之处更多。  

1.去中心化。电子政务的系统、制度设计,其底层思维是中心化(即使是电子签名),这与区块链的核心属性即去中心化是相反的。这给区块链的技术选择(公链、联盟链?)带来一定影响。  

11.jpg

2.智能合约。智能合约适用于多数场景,但有些电子政务场景必须人工处理(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于人们的法律观念一时无法改变,因此智能合约将带来一定的法律问题。  

3.技术发展的不成熟状态。当前区块链技术仍然处在快速的迭代发展过程中,技术、产业发展尚存在很多需要规范的地方,这对政府部门应用区块链技术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阻碍。  

4.与现有的电子政务总体架构的融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电子政务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技术、业务、数据架构,区块链技术如何与这些架构进行有效融合,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  

四、“区块链+政务”未来发展  

1.加强研究探索,加快电子政务应用区块链的顶层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区块链如何融入当前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架构、区块链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应用推广路径与政策等。  

2.探索启动“政府上链”工程  

为推进政府部门应用互联网和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国家层面曾经在1999年实施“政府上网”工程,有力推动了这20年来的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当前,为推动区块链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有必要探索启动“政府上链”工程。  

为此,有关部门应该联合区块链企业成立相应的推进联盟,建立完善相应机制,加强统筹推广步伐,加快相应的技术标准建设。  

3.选择痛点应用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等。  

重点领域应用:药品监管、证照防伪、重点业务追溯等。  

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如赣南脐橙、文山三七、杭州龙井茶等。  

4.加强试点,推广沙盒模式  

区块链技术在地方局部应用时,问题相对简单,但要向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则可能带来很多法律法规上的问题,为此可以采取局部试点的方式去解决,同时参考应用“沙盒”模式。  

沙盒模式目前主要应用于金融科技领域,但也可以向电子政务的一些重要领域拓展,以便从中发现更多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进行改进(法律法规的或行政业务处理层面)。  

11.jpg

网络惠民,一直在路上。1994年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到今天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获得更多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也为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区块链与政务的结合将有助于协同部门工作、优化政务流程、降低政务成本、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同时对政务工作起到有效的监督和规范作用。  

当然,政府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自身管理和服务的同时,也会存在意想不到的风险跟安全性问题,需要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加以合理有效的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必须强化基础研究,推动协同攻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资料来源:一窗研究院)

 

   延伸阅读——德行干部培训中心培训项目精选

  1.全国领导干部“区块链”专题能力提升研讨班

   2.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专题培训

   3.城乡统筹专题培训

   4.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培训方案(9天)

   5.互联网+农业电商转型专题培训方案(13天)

   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浙江)

   7.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

pi币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