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71-89086031

培训定制

课题导航

自贸区赋能背后的山东使命

时间:2019-08-29 15:03

  原标题:自贸区赋能背后的山东使命:创机制破瓶颈蹚出一条新路

  山东又获政策加持:济南、青岛、烟台三大片区“入群”自贸区。这意味着,继国家赋予山东“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以及上合示范区正式落户青岛之后,身为沿海大省的山东再次被委以重任,而在这背后,则是寄予厚望的山东新使命。

  普遍的观点认为,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动力源之一,地处南北交接之地、位于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之间的山东能否打好自贸区的牌,对于北方经济格局的改变乃至破解中国南北经济差距等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政策叠加迎来契机

  事实上,政策“眷顾”山东并非首次。7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上合示范区正式落户青岛。对此,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政策的落地不仅意味着青岛在国家战略中获得一席之地,而且有望成为北方沿海开放的桥头堡城市。

  青岛“上合示范区”喜讯刚到,济青烟三大片区“入群”自贸区紧跟而来。政策加持的背后,有山东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更有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突破发展瓶颈的使命担当。

  对于山东而言,济青烟三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教授表示,成为自贸区以后,济青烟得以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提高辐射城市的竞争力、虹吸效应。

  董彦岭表示,从全省的角度来说,济南和青岛是山东两个龙头城市。如果从胶东半岛看,烟台和青岛又是一个“两强”,一个偏重于制造业,另一个更偏重于综合性的商贸服务。

  “近年青岛、济南发展很好,烟台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董彦岭说,这种多头带动的网络式发展,其各支点可以相互支持,与过去中心外围简单模式相比,优势十分明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高端装备制造成为烟台片区未来的重点发展产业。

  对此,董彦岭分析称,这一产业发展布局和烟台工业基础有关系,“我觉得将来还是偏制造的,尤其是高端制造。”烟台作为一座工业城市来发展,这也意味着它将迎来一个新的突破点和契机。

  “三核”重任在肩

  众所周知,在中国排名前列的经济大省中,山东北邻京津冀,南接苏豫皖,与东北三省隔海相望,一系列优势条件决定了山东在全国经济中的角色定位: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的战略节点。

  事实上,地处南北经济交接点的山东也一直是中国经济重要动力源之一。这得益于山东的“群象经济”,特别是200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该模式优势尽显。彼时,山东凭借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传统资源型企业,一举超越江苏,坐稳全国第二。

  但随着中国经济换挡减速进入新常态,山东“群象经济”面临前进的困境,也让济、青等中心城市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山东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区域经济竞争态势下,与苏浙粤的差距让山东倍感压力。

  如何实现突破?发展的重任首先落在了济青烟三城上。青岛、烟台、济南,作为新旧动能转换三大核心城市,担负着引领责任,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资源,都会向其倾斜,再加上它们的区位优势和行政属性,无疑会让这三座城市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董彦岭表示,在自贸区的试点方案里,对这三座城市也有了一个特色定位,“未来的城市发展,我觉得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希望城市的功能定位上有自己比较明确的特色。”

  济南、青岛、烟台三座城市的发展格局,将直接关乎山东的未来发展。如何布局三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竞争生态,同样是目前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之一。

  缺啥补啥拼命追赶

  一系列预警信号让缺啥补啥的山东努力寻找并书写自己的答案。

  产业结构有问题,就持续推进“强省建设关键一招”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并翻越“娄山关”“腊子口”,向着高质量发展笃行。其间,除“27只新旧动能基金,认缴1775亿,实现十强产业全覆盖”外,今年5月17日举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不仅公开16市排名,还对排名靠后的城市进行约谈。

  对于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数据显示:山东每年至少拿出100亿元财政资金,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平台等建设的同时,目前,以济青烟淄潍为代表的城市趁“科创大势”,鼓励自主创新。

  改变考核激励机制。从2018年至今一年多的时间中,山东多个城市的主要领导“换帅”,干部调整力度令外界侧目。

  此外,对于营商环境问题,“3545”专项改革在齐鲁大地推进,即3个工作日内取得营业执照、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45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许可,基本实现“一次办好”事项全覆盖。

  有分析认为,最难的是观念转变。不过,山东在转变思想观念方面,正在“好好学习”。自去年山东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粤三省考察学习以来,山东党政干部集体走出去,到南方考察学习,几乎成为山东16个城市的“集体动作”。截至目前,山东各个城市的学习步伐,遍及全国30多个城市。

  一方面是山东通过自身的努力书写答卷;另一方面,与频受政策惠顾的东北和河南相比,山东也亟须国家政策的支持。此次,山东成功入围自贸区,可谓正当其时。

  改革仍要持续加码

  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山东的发展环境在好转,但改革仍要持续加码,自贸区的加持,将是强有力的抓手,或成为激活新动能的“一池春水”。

  7月发布的山东“半年报”也显示: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1823.3亿,同比增长5.4%。尽管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但经济整体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回暖的趋势。

  不仅如此,同期,勇闯“高原期”的山东省属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也均创历史最优。即使如此,重任在肩的山东依然处在追赶状态。不少受访人士表示,如果说十年前经济转型看广东,那么,如今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则需看山东。毕竟,无论地理还是产业结构,均处于南北经济分界处的山东不仅是山东,更代表着“北方经济”。

  对此,有观点认为,在国际形势并不乐观的当前,如果身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借自贸区“三核”,用开放的支点撬起动能转换,那么,这不仅是齐鲁大地之福,更为产业结构升级、体制机制创新蹚出一条新路。

  至于如何撬动?先行者——上海的经验或许能提供借鉴。毕竟,上海自贸试验区从2013年9月成立至今,以浦东新区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新区3/4的生产总值。

  那么,什么是上海自贸区经验?竖立在该自贸区内的那块标语或许能透露一二,即: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至于能不能学到上海自贸区的这一精髓,对于山东这个地处南北交接之地、承担新使命的省份而言,至关重要。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古德]  记者 冯冬宁 吴浩

pi币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