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助农作为当下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依托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平台,成功搭建起农产品与市场间的坚实桥梁。这一举措不仅切实破解了农民的销售难题,更为其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在长期的实践与发展中,电商助农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模式:
一、平台电商模式
借助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强大影响力,农产品商家可开设专属旗舰店或入驻农产品销售专区,实现规模化销售。
这些平台汇聚海量流量,能助力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快速拓展全国市场。同时,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物流整合、营销工具等全方位服务,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电商准入门槛。
例如,陕西洛川苹果借淘宝平台促销活动(双11、618等)打开销路,销量逐年攀升;拼多多“农货节” 整合资源,为多地特色农产品提供集中展示与销售的机会,平台给予大量流量倾斜和补贴优惠,推动农产品大规模销售。
二、社交电商模式
以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为依托,通过直播带货与社群营销推广销售农产品。
直播的实时互动能增强消费者信任,社群营销可借助人际关系网精准推广。且该模式成本低,中小农户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开展。
众多农民主播在抖音、快手直播卖货,以质朴的形象和真诚的态度,向全国观众展示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微信社群中,一些农产品销售者通过建立专门的农产品销售群,定期发布农产品信息以及优惠活动,实现农产品的精准营销,农产品销售也借助口碑传播形成良好氛围。
三、本地化电商模式
聚焦县域或乡镇,搭建本地化电商平台,挖掘本地资源,促进农产品本地销售。
其专注本地市场,能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同时,快速响应售后需求,增强用户粘性。
如浙江遂昌的 “赶街网” 及部分县域电商平台的 “线上下单、线下配送” 模式,便利了居民生活,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
四、合作社+电商模式
农民合作社组织农户统一生产与销售,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规模化生产销售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议价能力;组织化能为农户提供多种服务,降低市场风险。
山东寿光蔬菜合作社以及一些地区的茶叶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解决销售难题,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
五、政府+企业+农户模式
政府引导制定政策、整合资源,企业负责运营与技术支持,农户专注生产。
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和资源协调,企业推动规模效应与品牌建设。
贵州 “黔货出山” 工程和浙江丽水 “丽水山耕” 品牌,都是该模式成功范例,助力农产品走向市场,提升竞争力。
六、社区团购模式
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线上预订、线下配送销售农产品。
集中采购与配送可降低成本,尤其适合生鲜农产品,能保证新鲜度。
美团优选等平台与产地合作,精准采购配送;地方特色农产品也借助此模式走进城市社区。
七、跨境电商模式
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将国内优质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拓展市场空间,提升附加值。但国际市场标准严格,对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要求更高。
云南普洱茶、赣南脐橙等特色农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走向国际,赢得口碑。
八、新零售模式
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营销与高效配送。
消费者可在实体店体验,线上便捷购买,享受优质服务。同时,精准匹配供需,减少浪费。
盒马鲜生及部分 “订单农业” 模式,都是新零售在电商助农中的成功应用。
电商助农模式丰富多元,各有优势,均以互联网技术为农业发展赋能。未来,随着科技进步与商业模式创新,电商助农将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农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来源:网络)
延伸阅读——德行干部培训中心2025年热门培训项目精选
※ 欢迎拨打0571-89086031、0571-89086091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 ※
德行干部培训中心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
来考察学习培训!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