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23 日,一份承载着 “三农” 发展重要使命的纲领性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震撼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 13 个指导 “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文件中涉及文旅的相关内容,如同一束强光,穿透市场迷雾,为文旅行业的发展照亮了新的前行方向,开启了文旅行业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的新征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融合发展,挖掘乡村文旅新潜力
文件明确指出,要 “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乡村文旅融合,绝不是简单的 “1+1”,而是需要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核,让文化与旅游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乡村拥有丰富的文化宝藏,古村落、传统民俗、民间技艺等都是乡村文旅发展的重要资源。比如浙江的某古村落,那里的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地政府和文旅企业联手,投入大量资金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保留了建筑原有的古朴风貌和独特韵味。同时,他们巧妙地将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旅游体验相结合,开发出民俗文化体验游项目。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欣赏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感受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还能参与到剪纸、刺绣、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制作中,亲身体验民间技艺的精妙之处。这些活动不仅让古老文化在旅游中 “活” 起来,也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旅游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对于文旅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文旅企业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主动参与乡村文旅项目。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和成熟的运营经验,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打造出更多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比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从房间布置、餐饮服务到活动体验,都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让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建设乡村主题乐园,以乡村的自然风光、农事活动为主题,设置亲子农耕体验区、乡村动物观赏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供给。
业态创新,开拓乡村文旅新路径
文件鼓励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庭院经济方面,农户可以充分利用自家的庭院空间,将其打造成家庭式手工艺品展示售卖点。例如,在云南的一些乡村,农户将自己制作的民族服饰、银饰、扎染制品等手工艺品摆放在庭院中展示和售卖。游客在庭院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手工艺品,还能与农户交流,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故事,体验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游客还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作为纪念品,将乡村的美好回忆带回家。
林下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森林资源丰富的乡村,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开展森林康养、户外探险、科普研学等活动。比如,在四川的一些山区,当地依托茂密的森林资源,开发了森林康养项目。游客可以在森林中漫步、呼吸清新空气、享受森林浴,还可以参加森林瑜伽、冥想等活动,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此外,还可以开展户外探险活动,如徒步穿越、攀岩、露营等,满足游客挑战自我、亲近自然的需求。同时,结合森林资源,开展科普研学活动,让游客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知识等,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民宿经济作为乡村文旅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提升品质。从硬件设施来看,要注重房间的装修风格和设施配备,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设计房间,让游客在住宿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如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特色的农家美食、丰富的乡村活动体验等。例如,在贵州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民宿以当地的民族文化为主题,房间布置充满民族特色,游客可以品尝到酸汤鱼、糯米饭等特色美食,还可以参加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大歌表演等活动,深度体验乡村风情。
文化建设,夯实乡村文旅新根基
在 “加强文明乡风建设” 方面,文件提出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推进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建设,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这就要求文旅行业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文旅发展的灵魂。
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乡村流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等方式,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长效机制。例如,定期组织城市的文艺团体到乡村举办文艺演出,将歌舞、戏曲、小品等精彩节目送到乡村百姓家门口;举办艺术展览,展示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提升乡村居民和游客的艺术鉴赏水平;开展文化讲座、培训等活动,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乡村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技艺、民俗节日等。这些文化遗产是乡村历史的见证,也是乡村文旅发展的重要资源。要加大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加强对古建筑的修缮和维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技艺。同时,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通过创新的方式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例如,将传统技艺开发成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的节日氛围。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文旅行业在乡村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文旅行业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作为,通过深度融合、业态创新、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乡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也为文旅行业自身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的发展可能。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相信乡村文旅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查看详细课纲-请点击“报名学习课程”索取或拨打电话:0571-89086031咨询。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