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未来乡村振兴、农文旅行业发展趋势,很有可能受以下几方面的严重影响,为避免此影响,今天我总结九个方面供大家参考,村书记、村干部一定要注意。
1、农民热情不高,乡村发展缺自驱力
要实现乡村振兴,农民的主动参与至关重要。目前存在一种观念,即许多农民认为乡村发展主要依赖政府,而忽视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尽管政府在“三农”和扶贫工作中投入巨大并取得成效,但这不应该导致农民产生依赖心态。乡村振兴需要农民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积极贡献力量,与政府共同努力,以确保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
2、乡村留不住年轻人,青年返乡热情不高
研究发现,农民认识到年轻人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但又担心乡村缺乏工作机会和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难以留住年轻人。要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改善乡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从而吸引年轻人返乡,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简而言之,通过创造良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激发青年返乡参与乡村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策略。
3、土地荒芜,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老农民长期耕种但认为未来5-10年农村将为人种地。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导致农业后继乏人。我国2.3亿小农户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简而言之,吸引年轻人参与农业,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4、示范村作用不突出,加剧了村庄发展不平衡
乡村振兴中,重点村策略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引发财政负担和负债问题。村民参与度低,收益有限,同时其他村庄因资金分配不均匀而发展受阻。此外,为满足资金使用要求,一些重点村出现无效建设,加剧了村庄间发展差距。需调整策略,实现资源均衡分配,促进村庄公平发展。
5、民宿多游客少盲目开发,制造乡村旅游繁荣幻象
乡村旅游被广泛用作乡村振兴的策略,但面临同质化严重、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导致许多民宿效益不佳,依赖政府补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应挖掘和利用乡村的独特文化和资源,避免盲目跟风,打造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简而言之,需注重特色发展,真正吸引游客,实现长期发展。
6、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如老人之家、农家书屋使用率低,因为农活和手机更受村民青睐。文化活动稀缺,评比表彰形式化,村民参与感弱。文化下乡活动也因脱离实际而形式化。要提高公共文化建设的实效,需更贴近农民需求,避免走过场,真正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简而言之,文化建设实用、接地气、避免形式主义,真正服务农民。
7、老龄化严重,乡村建设忽视老龄化需求
随着老龄化加剧,年轻人更愿意在城市定居,导致农村商业衰退和人口空心化。农民担心未来五人参与乡村振兴和照顾老年人。然而,当前的乡村振兴计划多聚焦于现代化,忽略了老龄化需求。因此,乡村振兴策略需要同时考虑老龄化问题,不仅要推动现代化,还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采取措施吸引年轻人返乡,以实现乡村的全面和持续发展。简而言之,乡村振兴应综合现代化与老龄化需求,平衡发展。
8、村民们盼着公正,但乡村管理得解决难题
农民对中央政策感到满意,但对一些村干部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有所不满,特别是他们处理事务时的家族化和帮派话倾向。新上任的年轻村干部虽有服务意愿,但因经验不足和权威不够,面临挑战。为了提高村干部的服务质量,需要减少家族和帮派影响,同时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以促进他们的责任感和长期贡献。
9、农民爱看短视频学政策,容易被带偏
调研显示,农民主要通过手机,尤其是短视频平台,来了解国家政策和时事新闻,包括“耕地保护”、“农业补贴”、“退林还耕”、“乡村振兴”、“新农合”和“农村养老”等政策,以及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然而,为了吸引流量,一些主播常常夸大或曲解政策要点,随意解读社会问题。这些错误的信息在农民中传播迅速,容易导致他们对政策的误解。面对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农民普遍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到误导。
延伸阅读——德行干部培训中心2024年热门培训项目精选
※ 欢迎拨打0571-89086031、0571-89086091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 ※
德行干部培训中心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
来考察学习培训!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